今年两会上有关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代表委员高度关注聚焦2024全国两会·心理之声,截至目前,小编汇总的相关提案达到了32个!提案主要类型分别为:呼吁全社会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学生心理问题检测与干预、学生心理教育方法、学校教师心理教育、家校社协同改善学生心理问题、精神疾病纳入医保和学生精神心理诊疗。给我们带来许多思考和建议。
关于呼吁全社会重视
青少年心理健康
青少年心理健康面临严重挑战 建议全社会来护航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 张志勇:
张志勇认为,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公共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和精神疾病、情绪障碍发病率持续上升,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国家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行病学调查表明,17.5%的儿童青少年有心理和精神障碍。更严重的是,当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出现了低龄化、普遍化和严重化趋势。
张志勇拟建议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学校教育护航机制。一方面,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充分发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把是否全面贯彻落实德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课程要求,作为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价的“一票否决”的刚性指标。另一方面,要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限期为中小学配齐心理健康教师,为县级教研机构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全面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开齐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规划课程。
同时建立青少年心理问题校家社协同辅导机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卫联合会诊、干预和康复机制,依托公安网警建立心理高危学生网上巡查机制,还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教育主责、社会协同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将落实相关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地方党委政府工作考核、巡视巡察、调研督查等范围。强化条件保障,加强心理健康教师和医师队伍建设,健全心理疾病学生医疗保障体系。实施技术保护儿童战略,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为原则,对电子产品和网络服务的技术标准进行前置审查。
构建全方位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新格局
民进中央:
今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带来《关于构建全方位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新格局的提案》。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和精神障碍患病率仍然不断上升,全方位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新格局还没有形成。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各条块间协同联动机制不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分类施策的工作标准仍未建立、教育功利化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亟待消除等问题仍然存在。
为此,民进中央建议:一是建立多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机制,加强政策协同与资源整合。
二是尽快建立着眼长远“防未病”与目前“治欲病”“治已病”并重的分类施策工作标准。
三是构建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
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湘潭大学校长潘碧灵:
全国政协委员、湘潭大学校长潘碧灵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心理健康服务不断丰富和完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短板问题,例如管理体制不畅、课程体系重复、师资力量不足、心理档案缺失等。他表示,应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潘碧灵认为,一体化推进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教育和医疗卫生等行政部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等共同参与,协调推进各学段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是需要建设体系健全、目标明确、内容清晰、操作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和统一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体系;
三是需要促进各学段师资融通,使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共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向纵深发展;
四是需要以档案建设为基本,确保信息畅通。
关于学生心理问题检测与干预
在学生体检中增加抑郁症体检项目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 秦和:
秦和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及抑郁症防治措施的建议》。
“近年来因心理问题而引起的青少年自杀或违法犯罪现象屡屡见诸报端。《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中明确表示,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已成为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秦和表示,目前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数量攀升且呈现低龄化趋势。
为此,秦和提出五点建议:
一、加强教育,正确引导。加强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指导青少年进行科学的人生规划,使青少年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人生的追求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补好、补齐、补强学生精神上的“钙”。
二、加强专项调查。把青少年抑郁症的流行病学列为专项,充分发挥教育、卫生、社区等各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参与青少年抑郁症的研究工作,以实现全面掌握青少年抑郁症的流行病学资料、疾病负担和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现状,建立并逐步完善青少年抑郁症疾病数据库,为下一步制定政策和防治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为专业人员开展研究提供方便。
三、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加强媒体宣传,呼吁全社会的关注和关爱;面向广大家长举办相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纯公益性活动,科普心理健康的相关科学知识;给全体教师做培训,让所有教师都成为“心理医生”;各个学校、相关教育主管部门,经常组织一些学生间的沟通交流活动;积极开发各中小学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各个学校要增加心理健康老师的数量,配齐、配强各类专业人员,及时为在校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建立抑郁症相关医生准入和认证制度,并适当提高待遇;制定继续教育规划,加强对抑郁症诊疗相关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加强建立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与有关专业医院精神科的联络会诊和研究合作机制。
四、纳入医疗保障体系,定期体检,加强防与治的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医疗专业资源,提升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识别和认知。在每年学生的体检中增加抑郁症体检项目,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化的预防筛查工作。整合社会力量,加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打破壁垒,逐渐形成学校、医院、家庭、社区之间的合作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五、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大对网络的管理。加强对相关网站信息的监管力度,对于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内容要“截流”,有效防范网游、网恋、网络暴力等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以大模型技术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筛查与干预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 刘庆峰:
全国两会期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带来了8份建议,全面聚焦“人工智能+”,除了提出“聚焦自主可控通用大模型,制定国家《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建议之外,还围绕人工智能助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以及赋能教育强国、诊后服务、青少年心理健康、司法办案和来华旅游服务等重点,提出深耕多年的思考和见解。
一直以来都很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刘庆峰,建议“以大模型技术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筛查与干预水平”,呵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他建议:一是要设立专项攻关项目,加强认知大模型技术在青少年心理问题筛查和干预领域的科学研究,并制定相关标准;二是要搭建医教互联的青少年心理问题预防、预警、干预的动态追踪管理平台,提升筛查覆盖率、预警准确率、心理辅导覆盖率和干预闭环率;三是要利用认知大模型辅助提升中小学心理老师的工作能力,提升工作覆盖面和有效性。
建议完善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美术部主任 刘广: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美术部主任刘广,准备提交《关于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构建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提案。他认为,构建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对青少年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可以做到及时发现、正确解决,为确保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他建议:完善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体系领导组织机构,在学校指导性意见下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危机干预制度,提高校园基层工作人员的危机干预意识,明确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健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内部沟通协作机制,校家两级是危机干预组织网络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好的联动机制,势必发挥更大作用;明确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体系运行中的权责,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专业性较强,应广泛重视并加强体系内非心理危机干预专业部门和非专业人员的培训,发挥教辅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加强心理问题干预防范未成年人犯罪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门诊部主任 钟灿:
“心理健康问题是引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升青少年心理疾病早期干预治疗水平,对于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至关重要。”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门诊部主任钟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她在进一步调研时发现,青少年心理问题日渐凸显,这些心理问题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极端情况下会导致他们采取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进而诱发违法犯罪。因此,如何提升青少年心理疾病早期干预治疗水平,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钟灿代表认为,造成我国青少年心理疾病早期干预治疗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精神科医生人才缺口大,心理疾病早期干预治疗的方式方法相对落后,人才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社会上对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她建议逐步构建青少年心理服务体系,加大精神卫生专业医疗人才与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及供给保障力度。
“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青少年遇到的心理问题进行早期干预和引导。”钟灿代表建议搭建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平台,建立从筛查预警到干预追踪的全流程管理机制,提升全国青少年心理筛查覆盖率和预警准确率;构建医教互联互通的干预追踪闭环管理机制,建立绿色通道及转诊转介机制,实行分层分类干预追踪,降低危机发生率。
及时干预青少年心理问题,加强学校心理评估体系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教授 高天明:
“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孩子的未来,更影响一个社会的未来。”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方医科大学教授高天明提交了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提案,建议社会更多关注相关话题。
作为脑科学领域的权威专家,高天明呼吁,心理疾病就像其他常见疾病一样,不要将心理问题“污名化”,有问题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
目前,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缺乏规范,存在心理测量工具不适用情况。高天明表示,教育管理部门虽然已明确中小学校应当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每年进行一次心理健康体检。然而在目前阶段,各级教育部门尚未对于心理健康体检内容、形式、使用方法进行规范,各地区、学校普遍存在各自选用不同的甚至是不合适的心理测量工具的问题。
高天明建议,首先要加强学校心理评估体系建设,由教育部门牵头,卫生健康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体检工作规范制定工作,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实地调研和科学研究等形式确定该地区统一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筛查体系,为学生安排科学的“心理健康体检”。同时,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心理健康信息平台,建立心理健康成长档案,发现心理状况波动,及时提供帮助和干预。
其次,要提升学校的心理干预能力,定期组织各级各类老师接受专业技能培训, 使教师具备对高风险学生实施危机干预的能力,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公立精神心理专业医疗机构定期组织心理教师开展专业培训和督导。由教育部门牵头为学校聘请心理健康社工,聘请精神科医师和心理治疗师对口支援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加强对重点学生群体的跟踪并及时干预和转介,对有精神心理疾病的儿童青少年提供特殊支持。
第三,要提升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增加儿少精神科执业医师、心理治疗师、心理护理人员,提高专业人员薪资待遇,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干预提供充足服务。
建议建立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与预警一体化系统
全国政协委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 王笃波:
王笃波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水平的提案。
“长期以来,社会上对心理治疗的第一印象就是‘贵’,《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指出,52%的患者不考虑心理治疗的原因在于费用高。”王笃波委员指出,要以“预、控、治、扶”为导向,倡导“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理念。根据他的调研,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痛难点:部分学生和家长的病耻感较重,家校沟通、合作困难,容易贻误治疗时机;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和运行有待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因精神障碍就医存在经济压力和医疗保障困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胜任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他看来,将常见精神障碍门诊费用纳入居民医保范围,完善相关医疗保障待遇和支付政策,有利于降低大中学生心理治疗成本,营造“关注心理健康,及时接受治疗”的良好社会氛围,有效保障青年学子生命健康。
他建议,首先,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营造尊重、关爱、包容、帮扶的良好氛围。
第二,加强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及预后的过程把控,完善闭环管理机制。
第三,优化大学生精神障碍医疗资源配置,完善相关医疗保障待遇和支付政策。
第四,建立区域心理服务专业人才培训平台,建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建议加大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专项经费拨款
全国政协委员、香江控股董事长翟美卿:
建议政府加大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专项经费拨款,并由卫生、教育部门牵头,联动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建设中小学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规范化流程和长效机制,做到早识别、早干预、早治疗,有效降低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其中包括制定全国统一的、适合我国中小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建立测评、预警及数据分析机制,制定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全流程处理程序等。
还应将心理状况评估、心理咨询项目纳入医保范围,减轻求医压力。
关于学生心理教育方法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 发挥体育强心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 杨扬:
“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14.8%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全国政协委员、教科卫体委员会委员杨扬日前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今年两会,她带来的建议之一,就是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发挥体育强心作用,保障学生体育活动。
杨扬表示,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体育活动能够有效缓解压力和焦虑,提升情绪状态。规律的体育锻炼还能增强自信心、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积极人格特质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研究表明,定期参与体育活动的中小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显著优于不参与或少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
对于如何通过体育活动改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杨扬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她建议,要切实落实“学生校内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相关要求,同时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指导地方和学校科学实施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学生安全常识教育。此外,还要加强体育教师培训,提升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与此同时,杨扬建议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体育心理课程,教授学生如何通过体育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情绪管理,在此基础上,设计如团队拓展、校内、校际间比赛等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
杨扬认为,家庭和社会力量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她建议通过家长会、社区活动等形式,向家长和社会普及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鼓励家长支持孩子参与体育活动。
杨扬还建议,加大乡村学校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关注和支持力度,大力鼓励和动员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投入资源,在乡村学校开展体育与心理健康相融合的公益项目和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是疗愈心理疾病的良药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张其成:
近年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教授张其成表示,儿童青少年心理疾病多发受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等多因素共同影响,其中学校缺乏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是一大原因。
张其成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邃博大的人格修养理论和实践经验,是形成健全人格的“营养品”,也是疗愈心理疾病的一剂良药,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邃博大的人格修养理论和实践经验,其对人格教育的作用不同于药物治疗,它并不直接针对心理问题本身,而是生命的整体提升和超越。
因此,他建议:首先,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格教育课程体系。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格教育资源,比如国学经典中“乐天知命故无忧”的人生态度,“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的辩证思维,“变易-不易-简易”的认知方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远大志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坚定信念,“君子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等,建立由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支撑的健全人格模式。
第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格教育融入德智体美劳“五育”之中。将学生人格教育贯穿德育思政工作全过程,融入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学生体质强健计划、美育浸润行动、劳动习惯养成计划。目前,一些地方开展的中医、京剧、书法、国画等课程进学校进课堂,是非常好的进步,要与人格教育有机结合,不要各自为政,不要增加学生负担。将传统文化人格教育“润”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第三,加强国学经典的系统学习,改变固有教学模式。要改变传统文化“背默考”的固有教学模式。应遵循青少年生理与心理特质设计活动场景与活泼生动的教学模式。要学以致用,根据人格教育设计实践作业,重点考核学生学习经典之后认知和行为的变化情况。
第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格教育搭建良好的社会支持平台。孩子们很多时候心理问题的产生是因为缺乏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通过建立家庭-学校-网络-社会支持平台,让孩子从家庭、学校、朋友、社会中吸取情感营养,为内心的情感情绪疏通搭起通畅的宣泄渠道。
建议将生命教育纳入中小学教材建议加强青少年对生命的认知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
赵皖平认为,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生命教育成为不可或缺的“常态课”“必修课”,建议加强青少年对生命的由来、如何实施自我保护、如何尊重和敬畏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等内容的认知,将“生命关怀”主题的教育尽快落实到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时建议将“生命关怀”教育主题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课程当中,提高教师队伍的生命教育意识和教学能力。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关口前移”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二中学教师惠凤莲: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第二中学语文教师惠凤莲将围绕“提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提出建议。
惠凤莲认为,青春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心理上较为敏感脆弱,同时处于升学的关键时期,学习压力大。若学校和家长教育方式不当,过分关注孩子学习成绩,忽视其他方面的成长,不仅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的还会造成学生心理问题。
惠凤莲建议,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其在事后心理辅导,不如把关口前移,找原因、治未病。比如,在教学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定期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评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家长和学校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加强对孩子性格、兴趣等方面的培养和锻炼。
建议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课程方案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聊城市实验中学副校长窦延丽:
第一,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课程方案。加强落实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队伍配备,设立心理健康教师编制,并建立定期培训制度;制定各学段衔接的教材和课程体系,大力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全学段护航学生心理健康。
第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和建档工作。建议教育部门推荐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测评软件,鼓励学校定期测评、建立档案,并健全危机监测预警和干预机制。
第三,建立规范专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社会化服务体系。政府部门要主导和统筹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出台青少年心理工作准入、年审、培训和退出的相关制度,形成包括行业规范、机构设置标准、人员资格认证和注册备案管理等在内的相关机制,加强对涉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产品和活动的监管。
第四,做好顶层设计。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联动,构建科学的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干预网络;政府部门要大力推进家校干预和医校合作,充分调动群团组织和社会资源,形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科学诊疗、早日康复的闭环机制;尽快将青少年抑郁症治疗纳入医保。
第五,加强科普宣传。深化社会大众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和谐氛围。
学校教师心理教育
建议重视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沧源县国门小学教师 李瑞芳:
①优化教师减负管理机制,明确教师的工作职责范围。
②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的协同联动,建立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支持协作机制,定期为广大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测评。
③把心理健康作为教师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之一,新教师入职前进行心理测评,将不符合教师职业心理素质要求的人员排除在教师门槛之外。
减轻中小学教师行政压力
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
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关注到,许多中小学教师每天要完成各种任务过多,包括各种活动、检查、APP下载、打卡、拍照、公开课等,导致没有足够时间提升教学质量,关心学生心理成长变化。
蒋胜男指出,中小学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所承受的行政压力直接关系到教育减负政策的实施效果。如果教师的行政压力无法得到缓解,教育减负政策将难以真正落地生根。这不仅会影响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教学质量,还会将压力转嫁到广大学生及家长身上,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建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轻中小学教师的行政压力,让他们能够专注于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同时,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转嫁压力行为,确保教育部门的工作不受外界干扰和压力的影响。
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在鄂全国人大代表、咸宁市中心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王雪静:
一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安排专职心理教师进入到各学校,依托“教联体”建设,以大校带小校,以强校带弱校,让每一所教联体学校内有数名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利用“走课”的教学模式,全面推开同一教联体学校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二是鼓励在职教师强化心理学相关内容的学习,积极鼓励在职教师报考心理咨询资格证,将教师对学生开展的心理咨询工作时间计入教学工作时间,纳入职称评定,岗位晋级、评优评先、绩效考核当中。
三是建立家、校、社联系的桥梁,建议妇联、民政、教育部门重视举办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亲子关系等主题讲座,开设家长课堂,让家长学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并与学校共同努力,引导他们密切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面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各界要合力构筑起防护屏障。对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处置要立足预防,从源头做好风险因素控制,帮助迷茫的孩子重拾对生活的热情与希望,共同呵护青少年的美丽心灵。
拟建议大学按照1:500比例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
全国人大代表、信阳农林学院二级教授郭桂义:
郭桂义认为,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应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规范化建设,确保学校心理咨询室设施设备的配备,保证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沙龙等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建议大学按照1:500的比例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并保证其顺利开展个人体验和心理督导。
家校社协同改善学生心理问题
协同家校社力量 多举措守护孩子心理健康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副主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 许玲: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社会共识。然而,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副主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尚不健全,教育、卫生、民政、公安、社区等部门的协调联动不足。对此,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她提出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联动机制,合力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许玲表示,要加强政府统筹、部门协同,构建完善各级各部门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成立对应机构。在医卫和教育类院校普遍开设精神医学、医学心理学或临床心理学专业,非医学类学历教育后进入社会就业则由政府部门主导、行业协会或专业组织负责执业资格证书考评认证、继续教育培训,输送具有专业背景和胜任力的复合型人才。
学校方面,要充分发挥学校协同育人主导作用。许玲认为,要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等情况,加强与家庭的常态化密切联系,结合青少年心理发育各阶段特点和成长中的困惑进行心理减压和人际沟通教学。
家庭方面,许玲建议,可建立家长咨询平台和线上学习平台,帮助家长掌握不同年龄段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亲子沟通、交往的方法和技巧;还可建立家长支持网络,帮助家长创建互助小组或小型社区支持资源,充分利用多方资源高效运作。
社会层面,需要构建有效支持的良好生态。许玲介绍,可整合心理卫生资源,推动社区心理卫生组织、精神卫生医院或相关卫生机构与学校、社区建立技术指导和双向沟通的工作方式,完善“学校—医院”快速转介绿色通道机制,提升心理危机干预的效率;建立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和社会工作者等专门心理卫生人员队伍,将心理卫生服务整合到常规医疗资源中,方便家长和儿童青少年就诊,提升精神卫生服务可及性。
建议加强家长培训,配齐在校心理老师编制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雅安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 庹庆明:
2024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雅安市教育考试院院长、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告诉九派新闻,其提交了“关于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建议”。
庹庆明建议:首先,强化对家长群体的管理。有关部门(检察院、教育局、妇联、团委等)、学校和社区要加强家长培训,指导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一是可通过学校和社区开展家长学堂、亲职教育等,以提升家长教育观念、增进亲子关系、提升互动交流能力。从知识技能上帮助家庭提升养育能力,并设置学时考核标准。二是要求家长群体完成一定学时,达到一定考核标准。指导父母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家庭氛围。三是对达到考核标准的家长给予奖励,如税收优惠等,提升家长参与共建共治共管的积极性。四是在制度上为家长争取足够的家庭生活时间,让家长有时间回归家庭,陪伴孩子成长。
其次,注重发挥家校主体作用。学校和少年宫应开展学生喜欢且有助于健康成长的社团活动。老师、家长鼓励和培养青少年积极的正面的兴趣爱好,以增长才干、发展能力、增强自信。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帮助青少年进行职业体验,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能力。
再者,加大对心理健康服务投入。政府部门要加大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的投入,指导建立更加完善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机制,构建家-校-社-医协同模式。整合社区、医院资源,为有需要的学生及其家庭提供心理辅导。畅通公益心理在线咨询、电话咨询通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如果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能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和焦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此外,配齐学校心理老师编制。各地方按一定的师生比单独给予学校心理老师编制,并切实解决心理老师的待遇和职称问题。加强对心理老师、班主任和学科老师的培训,让班主任、科任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掌握心理学的一般方法;让心理老师将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方法同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从教学一线化解学生心理问题。
他还建议,设置5月25日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日”,以关注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为宗旨,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将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
家校协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副校长 赵玉芳:
“学校能够长期、系统、科学地开展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但难以精准进行个体差异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尽管缺少专业性与系统性,但家长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特征有着更加精准地把握,能够更加有效且及时地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副校长赵玉芳认为,学校与家庭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保护方面的作用无法相互替代,但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家校应当协同构建更加牢固有效的青少年心理健康保护屏障。
对此,赵玉芳建议,高等学校、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组织、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搭建家校协同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实践平台,展开科学研究与实践探索,为科学实施家校协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基础。由政府教育部门制定家校协同青少年心理健康保护工作方案框架,并指导学校充分发挥专业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主导制定本校家校协同青少年心理健康保护的科学方案。此外,她还建议家委会监
督实施家校协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组织家长参与相关培训、日常协同联动等具体工作。
完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家庭、社会的责任分担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刘希娅:
在继2022年提出《关于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诊断干预型向全面预防型转变的建议》,2023年提出《关于建立健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的建议》后,今年,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学校党委书记刘希娅再次提出《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建议》。
这份建议提出完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家庭、社会的责任分担机制、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行业监管、建立中小学生心理援助热线、构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家校医社”联动服务机制等,希望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努力,为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氛围。
刘希娅认为,家庭和学校是最重要的两个育人阵地。
一方面,要保持定力,不被当前各种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裹挟,多了解脑科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避免不当的教育方式带给学生心理压力。
另一方面,家庭和学校要建立责任共担机制、避免互相推诿责任。特别是学校,不能因为规避风险就把出现问题的孩子往外推,劝其休学、转学。
所有学科老师的第一身份都应该是心理健康老师,孩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不是在心理咨询室中调节好的,而是在校园、家庭生活中成长起来的,一克的预防重于一吨的治疗。
在调研中,刘希娅还发现,由于市场需求量大,而从事心理咨询几乎没有硬性的门槛,许多非专业人员也开始从事心理咨询,让这个行业“鱼龙混杂”。因此,心理咨询行业也亟需得到监管和规范。
建议家长学会给孩子减压
全国政协委员丁佐宏:
丁佐宏建议:①加强挫折型、抗压能力教育,教会青少年对负面情绪的管理,学校不应以成绩为唯一标准去衡量学生,更应关注“人”的成长与发展,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健全的人格等等。
②调整家庭教育,家长应以正确的方式关心关爱青少年,让孩子感觉到温暖和支持,学会给孩子减压,让青少年的身心压力能够放缓;另一方面,家长要多带孩子开展户外、文艺、体育类活动,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
③加强社会公共服务建设,提升商业类心理咨询辅导机构的准入门槛,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督导评价机制,以公益服务形式开展心理健康科普进学校、进社区活动。
④谨防安眠药等相关药品的滥用。
完善联动机制,合力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国人大代表,贵港市图书馆馆长李燕锋:
一、从政府层面制定符合国情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领域的法规和政策,加强组织、引导和投入力度,从财力、物力和人力等各方面提供保障。二、建立联动机制,教育、卫生健康、民政、共青团、妇联、宣传、政法、文化等领域加强跨部门合作,有效整合资源,形成网络系统。
三、加快建立覆盖心理健康教育、预防、筛查鉴别、早期干预和转介以及动态评估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四、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员队伍和多学科团队建设,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专家库。
五、推动各地将心理疾病治疗有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尽快建立心理疾病界定和诊疗的统一标准,制定科学的报销比例,提高医保基金和医疗资源使用效率。
六、充分发挥官方网络咨询平台的作用,为青少年提供专业公益心理咨询服务。
七、开展线上线下全媒体、立体化宣传教育,开展各类科普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精神疾病纳入医保
建议将抑郁症纳入医保目录,加大对患者救助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作协主席 冉冉:
冉冉建议,首先应当将心理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冉冉说,我国民众心理健康需求大,近年来相关服务供给虽有所增加,但距真实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由于专业心理评估、援助干预及治疗的专业机构欠缺,心理咨询服务从业者匮乏,人才培养及薪酬保障等措施不健全,导致抑郁症干预治疗的可及性不足,尤其是对重点人群如在校学生、高风险高压力人群前瞻性心理干预不够,这更加大了医疗服务系统本就很沉重的压力。
中科院的调查显示,有88%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健康评估干预很重要,同时有74%的受访者认为“心理咨询服务不便利”,表明我国社会心理健康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还任重道远。
她建议加强精神专科医院及其他医院精神科(心理门诊)建设,完善心理治疗人才培养及薪酬保障制度,使抑郁症患者能获得便利的医疗服务。
其次,要加强对重点人群心理健康的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
第三,应当完善心理咨询治疗服务项目的医保措施。
此外,冉冉还建议建立公共心理健康网络服务平台,配合专业医疗机构提供线上服务。
最后是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广大民众对抑郁症的科学认知。
建议将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纳入医保
全国政协委员施卫东:
施卫东建议,①扩大精神类药品集采范围,降低常用精神类药品价格;②适当扩大精神类药品的医保范围和医保支付比例,将更多精神类药品纳入医保、统筹范围;③将常见精神心理疾病纳入医保特殊病种补贴,进一步降低患者治疗经济负担。
医教结合——学生精神心理诊
建议构建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诊疗服务网络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 李秋: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李秋7日告诉中新网记者,建议构建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诊疗服务网络。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而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建设明显滞后。李秋在调查中发现,我国只有部分大城市有专门的儿童精神科门诊和病房,儿童精神科床位严重不足。此外,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多发于社区之中,而社区缺乏与学校、医院的联动,无法第一时间掌握和评估风险。
她建议,加快儿童精神心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扩大儿童精神科医学生培养规模,健全儿童精神科医生认证体系,遴选一批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诊疗示范基地等,增加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供给。
“加大对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研究力度也十分重要。”李秋建议国家加大科研投入,对包括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智力发育迟缓、精神分裂症、情绪障碍、睡眠障碍、进食障碍等在内的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研究。增加儿童青少年罹患精神疾病的危险因素(致病)和保护因素(治病)研究的科研投入。
围绕健全完善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诊疗服务体系方面,李秋认为,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区域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筛查和诊治网络,形成共同参与、相互转接的预防、诊疗、康复共同体。同时,开展基于社区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项目试点,完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建立针对儿童青少年人群的常态化心理救援队伍,充分调动群团组织、社会资源,加强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构建儿童心理健康公益服务体系。
建议加强医教协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甘华田: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甘华田教授建议,学校与卫健系统、专业医疗机构组成联盟,充分开展“医教协同”,并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成因的调研分析和解决对策的研究,畅通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绿色通道,引导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强化两部门合力,充分发挥“医教协同”优势。甘华田建议,教育部门与卫健部门携手,通过签订“共建协议”等,有效的组织和协调学校与专业医疗机构之间的对接工作,一是定期选派心理专家对学校全体教师进行培训、指导,提升全体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以及心理危机识别和干预能力。二是不定期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促进服务,对学生进行评估—咨询—干预等措施,构建一套学校心理教师可遵循的相对完善的医学转介流程,对心理高危学生进行有效的“医学转介”,使他们能够顺畅的接受到科学规范的医学治疗,并且加强对学生就诊后跟踪随访工作,医嘱的执行情况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三是学校应发挥好医院与家庭之间的心理工作桥梁作用,通过“三方会谈”,从多角度,更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况,取得班主任的理解和配合,准确获悉家长对于“医学治疗”的真实态度,提示家长重视“治疗窗口期”并指导家长进行配合及心理专科的挂号治疗流程等。四是组织专业医疗机构进入校园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力度,为广大师生心理健康筑牢“防护墙”。帮助营造重视和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的师生群体心理氛围,培养和熏陶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引领学生关注自我,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自我,成为自己心理健康的主人,帮助他们增强抵御外界不良文化的侵蚀,同时消除学生和家长的病耻感和认识误区。
打通心理治疗师职称系列评定,促进心理治疗事业良性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 徐睿霞:
2024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徐睿霞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打通心理治疗师职称系列评定》的提案。
徐睿霞认为,当前,我国医疗系统内心理治疗师职称系列还不完整,仅设置了心理治疗师初级职称和中级职称,无高级职称,使得在医疗机构内(主要是精神专科医院,也包括开设心理门诊的综合医院)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人员不能按照程序评定高级职称。这一问题不仅影响了心理治疗师群体的积极性,也阻碍了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的发展和提升。
徐睿霞还以内蒙古自治区举例指出,精神专科医院承担医科大学精神病学与应用心理学的部分教学工作,其中包括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习期带教,但按照要求副高级以上职称才能参加带教工作,心理治疗师因职称问题,无法为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提供更多的指导。
目前,全国只有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河北、河南、湖北等部分地区的心理治疗师可以评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而大部分省市仍未将心理治疗师纳入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考试和评审中。为此,徐睿霞建议应打通心理治疗师职称系列,尽快畅通心理治疗师职称系列,设置高级职称,促进心理治疗事业良性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建议政府牵头精神专科医生定期到校坐诊
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校长马珺:
马珺表示,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且呈低龄趋势。虽然学校配备专门的心理健康老师,能通过多种方式筛查出存在早期心理障碍症状的学生,但学校没有治疗能力。因此,在为今年两会准备的相关提案中,马珺建议由政府牵头,例如让精神专科医生定期到学校坐诊等方式,加强精神专科医院和学校的合作,提高青少年心理疾病的治愈率和识别率。
构建医校合作的转介干预机制,常规化开展学生心理情况筛查全覆盖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科护士长杜丽群:
杜丽群提交了《关于守护好心理健康 为青少年茁壮成长保驾护航的提案》。
杜丽群认为,当前,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面临的困难。
其一是家庭教育相对缺失,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无法及时疏导青少年不良情绪,也无法辨别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
其二是学校应对处置能力不足,心理辅导师资力量短缺,能自行组织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筛查的学校少;
其三是社会各方力量联动不足,缺乏整体谋划部署,政府部门、群团组织、社会力量没形成合力。
为此,杜丽群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提升普及推广家庭心理健康知识能力,营造良好环境。将家长学校建设纳入中小学教育工作总体部署,全国根据不同情况设立试点区,编写家长学习训练教材。以社区为单位开设家长公益课堂,开展主题性培训互动和案例交流活动,帮助家长提高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能力。
二是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设,从人财物等方面加大心理咨询软硬件建设的投入。支持高校加强家庭教育学科建设,将家庭教育课程列为师范专业必修课程。尽快出台新的国家从业资质认证和从业规培,扩大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师资力量,按照生师比标准配齐专职心理教师。加大全体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知识能力。
三是加快建立“问题筛查—危机干预—疾病治疗—跟踪回访”为一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将中小学生心理治疗和普通医院心理科的心理咨询有序纳入医保范围。常规化开展学生心理情况筛查全覆盖工作。构建政府指导的医校合作转介干预机制,各地卫健委与学校开展定点合作,或由国家级精神卫生中心按区配备在编医生的服务,或疾控中心增设精神科,医生定期到校坐诊。加强学校对重点学生干预力度,指导家长及时将有关学生转到医院专科治疗,建立跟踪反馈制度。
四是加强科普宣教及社会参与度。整合现有服务热线资源,做到心理服务热线人人知晓,减少民众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误解。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事业,通过捐赠、合作方式,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服务,确保特殊群体更能享受到心理健康服务。